最後更新日期: 2025-06-10

腸病毒每年在春夏季最活躍,尤其5歲以下的小朋友因為抵抗力比較弱,容易一不小心就中標!依據國內歷年監測資料顯示,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佔所有重症病例90%,死亡率也是5歲以下幼童居多!
在嬰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7天內,家長與其他照顧者要特別注意其病情變化,一旦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內容目錄
兒童腸病毒有哪些症狀?常見症狀與觀察重點一次看
腸病毒是一大類病毒的總稱,最常見的是「疱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現在就來帶爸爸媽媽認識這兩種病狀~

疱疹性咽峽炎有以下症狀,病程約4至6天:
- 發燒
- 嘔吐
- 咽峽出現小水泡或潰瘍
手足口病有以下症狀,病程約7至10天。
- 發燒
- 嘔吐
- 咽峽出現小水泡或潰瘍
- 身體出現疹子、水泡(以四肢的手掌、腳掌、手指、腳趾、臀部為多)
不論是「疱疹性咽峽炎」還是「手足口病」,孩子一旦中標就會很不舒服,因此,幫孩子預防腸病毒就成為爸媽很重要的課題!現在就來看怎麼加強預防吧~
腸病毒會傳染嗎?孩子感染後多久才能出門?
當孩子感染腸病毒時,不建議出門,特別是在發病初期。腸病毒具有高度傳染力,主要透過唾液、糞口或飛沫傳播,即使症狀減輕,仍可能持續帶病毒數週,進一步傳染給他人。尤其在幼兒園、親子館、遊樂場等人多處,更容易造成群聚感染。為了保護自己與他人,建議孩子在家休息至少一週,並確保體力恢復、食慾正常、沒有明顯不適再外出。同時,家中環境應加強清潔,勤洗手、消毒玩具和常接觸物品,避免病毒在家庭中擴散。如果不確定何時可以外出,建議諮詢小兒科醫師評估狀況再做決定。
預防腸病毒的方法有哪些?爸媽必學的日常防護重點
一、預防腸病毒怎麼做?勤洗手是最簡單又有效的方法
腸病毒最愛「手傳」,尤其吃東西前、上廁所後、從外面回家時,一定要用肥皂搓揉至少20秒,再用清水沖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