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3-01-19

寶寶睡覺總是滿頭大汗嗎?經常性的夜間出汗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又有什麼樣的解決辦法讓寶寶遠離汗臭味呢?且每天與寶寶肌膚直接接觸的嬰兒寢具又該如何挑選呢?

正常生理現象,不要太緊張

嬰幼兒由於新陳代謝旺盛,且頭部毛囊分佈數量多,汗腺也較多,流汗時會感覺特別明顯;且因為自主神經系統還沒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影響,所以會覺得寶寶怎麼常睡到滿頭大汗!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爸爸媽媽們不用太焦慮喔!

baby-1158581_1920.jpg

解析嬰兒睡覺出汗原因

1、新陳代謝旺盛

小寶寶因為皮膚含水量高,微血管分布多,加上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處於快速成長時期,身體新陳代謝速度快,再加上過熱的刺激,只有通過出汗,才能蒸發體內熱量,來調節正常的體溫。

2、 穿太多/蓋太厚的被子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怕寶寶著涼感冒,所以除了衣服,又加上肚圍、被毯,讓寶寶睡得滿頭大汗!其實,要判斷寶寶蓋得夠不夠暖,可以用手摸摸脖子、背後,看看是否溫熱,如果有汗,那就是熱了,要減少衣服或蓋被的厚度。

3、 睡前吃東西

寶寶在入睡前喝了牛奶、吃米麥精等食物,因為身體要消化食物熱量,入睡後身體容易產生熱能,主要通過皮膚出汗來散熱,也會產生流汗情形。

4、 室內通風不佳

如果睡覺的臥室通風不良,室內溫度過高,寶寶會比較容易出汗。保持室內通風,或以空調控制溫度,也能讓寶寶睡得更舒適。

5、 寶寶運動量大

有些活潑的寶寶,因白天玩耍運動量大,或睡前太過興奮,產生的熱量積聚在體內。入睡後產生的熱量減少,交感神經敏感性減弱,身體便通過出汗散發多餘熱量,以維持機體正常體溫。

嬰兒睡覺流汗的5個解決方法

1、排除病理性多汗原因

一歲以下的寶寶若缺少戶外活動,少曬太陽,或鈣質攝取不足,可能會有多汗伴隨佝僂病;另外,活動性肺結核、低血糖、消化不良、發燒等疾病也可能造成大量流汗,若長期且大量的夜汗,就要確認是否為病理性原因所造成。

2. 適量穿衣,保持舒適溫度/濕度

寶寶睡覺時,避免穿著過多衣物,也不要蓋太多、太厚的被毯。臥室應保持通風及適宜溫度,減少寶寶睡覺出汗。寶寶睡覺的房間應該是暖和但不熱,溫度保持在大約16~21℃之間是最適合的溫度。

3.勤洗澡/換衣服

過多的汗液容易積聚寶寶皮膚褶皺處,如頸部、腋窩、腹股溝、大腿皺褶等處,如果是異位性皮膚炎、肌膚敏感的寶寶,可能會造成紅腫癢的情況。可用溫水給寶寶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洗好後更換乾淨的衣服,材質選擇純棉吸汗的材質,避免汗水黏在身上造成不適。

4.適量喝水補充水分

6個月以前以純母乳哺育的寶寶,可不用再補充水分;而已經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可補充適量水份,最多以體重*30cc為上限(例如寶寶10公斤,每天最多水份攝取為10×30=300cc),且要分成多次,不能一次給寶寶喝300cc的開水,以免造成水中毒喔!

5.選擇抗菌調溫寢具

台灣氣候潮溼,再加上寶寶多汗、溢奶等影響,寢具容易滋生塵螨,由於塵螨體積微小,肉眼無法看到,以人體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