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4-11-27

吐奶?溢奶怎麼分

喝完奶後,寶寶嘴角又流出白白的液體了嗎?寶寶到底是吐奶還是溢奶?相信一定困擾很多新手爸媽,一起了解吐溢奶的成因吧?並傳授5招小方法,讓寶寶不再溢奶吧!


寶寶為什麼又溢奶了?

新生兒由於腸胃道的發育尚未完整,喝完奶後易發生溢奶或吐奶的情況。不過,有時嚴重的溢奶或吐奶也許透露出健康問題,照顧寶寶的新手父母可得提高警覺!

最常遇到寶寶哭,擔心寶寶沒吃飽2~3個鐘頭又繼續餵食一次,由於寶寶吃太多,使得他的胃部無法接受而造成吐奶;梁翔主任也進一步解釋:「若寶寶真的肚子餓,他會出現強烈的尋奶反射。」所謂的強烈尋奶反射,亦即寶寶主動有尋奶反應,並不是大人去碰觸孩子的嘴巴、或去逗他所出現的尋奶反射。他也強調,尋奶是一個正常反射,即使吃飽的嬰兒也會有,因此判斷寶寶是否還餓的技巧在於寶寶是否有主動尋奶反應

後來他建議家屬減少餵奶量,約過了3、4天後慢慢改善吐奶情況。就此案例而言,寶寶吐奶是起因於人為因素,並非是本身疾病造成。雖然寶寶吐奶或溢奶的狀況很常見,但其實孩子真的有疾病等問題的並非這麼多。

什麼是溢奶?溢奶跟吐奶怎麼分?

寶寶吐奶或溢奶的案例很常見,不過家長難以分辨溢奶與吐奶的不同。如何正確區別溢奶與吐奶呢?梁翔主任表示:「一般來說,『溢奶』比較輕微,通常是寶寶不經意吐出一小口奶,或是奶從嘴角慢慢流出。然而,『吐奶』比較嚴重,寶寶是很用力地將奶吐出來、噴出來。」

吐奶是噴射狀與溢奶不同

溢奶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寶寶胃容量小賁門發育尚不成熟

1、寶寶的胃容量小
因為新生兒的胃容量小,吃母奶或配方奶等流質食物容易造成胃部逆流;再加上吃奶的量必須很多,才可提供足夠的卡路里與營養讓寶寶發育,這些都容易造成寶寶溢奶。

2、賁門功能不佳
除此,新生兒的食道與胃部之間有一塊肌肉主要在控制不讓食物逆流,稱為「括約肌」,又稱「賁門」。可是,嬰兒的賁門發育尚不成熟、比較鬆弛,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而造成溢奶。不過等寶寶6~12個月後,待賁門慢慢成熟,而且開始慢慢食用副食品,像米精或果泥等卡路里較高、容量較小的食物,會慢慢改善溢奶情況。

溢奶2大主因

什麼是吐奶?

要找出吐奶原因
吐奶,通常是用全身的力量將奶吐出來,假如是噴射狀的方式,梁翔主任指出:「可能是身體出現狀況。」他解釋,其實吐奶是種保護機制,假如吃到不潔或刺激性食物,可藉由吐奶將髒東西排出。

然而,吐奶並不可怕,比較令人擔心的是造成吐奶的背後疾病,因此,梁主任表示:「一定要找出造成吐奶的原因。」 不過如果是久久才吐一次奶,可先行觀察;若是持續吐奶、且吐得很用力,父母要留意。另外,梁翔主任指出:「一般溢奶時,會出現一點點小奶塊,酸酸稀稀的;然而吐奶時,如果嘔吐物呈現黃色或綠色,代表裡面有膽汁,狀況比較嚴重,可能是腸子堵塞造成。」

觀察是否有其它合併症狀
倘若除了嘔吐以外,還合併其它症狀,像活動力不佳、發燒、食慾不佳等,要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原則上,可以從吐奶的情況來判斷他的疾病,梁主任分析,假如吐得很厲害,也代表著問題比較嚴重,可能是腸堵塞等腸胃道問題。

寶寶為什麼會吐奶的五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