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4-07-16
” width=”700″ height=”366″ title=”” loading=”lazy”>懷孕的喜悅讓媽媽們規劃著未來的藍圖,期待孕程寶寶的成長又擔心不適感,肚子裡的寶寶是否健康、該怎麼生產等,生產主要分為陰道分娩自然產、手術進行剖腹產兩種方式,孕媽咪該如何知道自己適合那一種生產方式呢?
內容目錄
三大產兆先了解
1.陣痛
子宮規律收縮,初產婦約3~5分鐘規則陣痛;經產婦約5~10分鐘規則陣痛或有便意感,即可入院待產

2.落紅
指分娩前的子宮頸黏液混和些許血液,並從陰道排出,若出現落紅,可先於家中清理後,再盡速就醫

3.破水
就是羊膜破裂,羊水從陰道流出。正常的羊水為透明清澈略帶腥味之液體,約有十分之一的產婦於陣痛前先破水,若出現破水請盡快就醫,以免發生感染,胎盤剝離或臍帶脫垂等不可預期的危險狀況。
門諾婦幼中心主任蔡醫師表示如有發生上面三大狀況,媽媽們不需太緊張,做好準備立即就醫,到院後會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可協助處理。

(延伸閱讀:4大產兆症狀,讓妳輕鬆待產不被退貨!)
認識自然產
也稱自然生產,即胎兒經由子宮收縮與產道擠壓而娩出
自然產程分期
第一產程:從規則陣痛且子宮頸口開始擴張至完全擴張(10公分)為止
第二產程:子宮頸完全擴張到胎兒娩出
第三產程:胎兒娩出到胎盤、臍帶娩出
第四產程:胎盤娩出後1-4小時
自然產的優點與好處
- 產後復原時間較短,恢復期疼痛較少
- 寶寶經過產道擠壓,排出肺部2/3的羊水,較不容易發生呼吸急促的問題
- 產後接觸寶寶、親餵母乳的時間較快
- 減少手術沾黏感染風險
- 費用較低
自產缺點與壞處
- 待產時間較剖腹產長
- 陣痛較剖腹產明顯
- 會陰處在產程出現撕裂傷或需要剪開,產後三個月內性行為會有疼痛感
- 產後陰道鬆弛、漏尿、 盆腔器官脫垂風險高
- 寶寶體型較大或媽媽骨盆較窄小,產程可能傷到媽媽尾骨
自然產後多久可以進食?
門諾婦幼中心主任蔡啟智醫師說明,產後可觀察一兩小時,若無噁心、嘔吐等不適情形即可進食

自然產後飲食需要注意:
1.清淡飲食且少量多餐
2.避免易產氣食物,如:牛奶、麵包
3.產後1-2週,避免麻油、人參、薑等食物
(延伸閱讀:產後看這邊!自然產傷口照護全解析,會陰傷口如何處理?)
認識剖腹產
門諾婦幼中心主任蔡啟智醫師表示:為協助無法經由陰道生產方式安全分娩之胎兒透過手術經由腹部將子宮切開,讓胎兒娩出之生產方式即稱為剖腹生產。
剖腹產程階段
1、剖腹產前流程:進行麻醉評估,剖腹產前8個小時開始禁食禁水,並核對身分
2、剖腹產進行流程:先進行半身麻醉,且剔除手術範圍毛髮,放置導尿管,切開腹壁及子宮壁,再娩出胎兒並斷臍,並取出胎盤及惡露血塊,最後進行縫合
3、剖腹產後流程:先至觀察室,穩定後可返回病房,並持續監測產婦狀況
建議剖腹產的孕媽咪:根據國健署規範的剖腹產適應症,以下媽咪建議剖腹生產:
- 胎兒窘迫
- 產程進展不良
- 前置胎盤
- 胎位不正
- 子癲症
- 胎兒體重小於1500公克 或 胎兒體重超過4000公克
